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除了龙舟比赛、吃粽子等习俗,还有一段非常著名的故事,那就是屈原渡江。屈原是一个爱国者,他一生无愧于忠诚的名誉,但最终却被排挤而离开世间。他的故事充满了离愁别绪,让人无不心生感慨。
屈原的代表作《离骚》,总结了他一生的悲痛和对国家的忧虑。诗中写道:“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段诗句,气势恢宏,充满了不屈的精神,充分表现出屈原作为一个忠诚的爱国者的不屈精神。虽然遭受了不幸的命运,他不仅没有低头,反而鼓起了自己的勇气,向世界宣示着自己的态度。
文章的结尾,屈原遭遇王恺之死时说的最后一句话也是令人心驰神往、久久难忘的:“行远自迩,登高自卑”。这句话具有深刻的内涵,表现了屈原的胸怀和气量。正因为如此,屈原才得以成为古代伟大的文学家和爱国人士。他的作品和精神,一直激励着后人,成为一种信仰和力量,传承到现在,也将继续影响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