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福建人,我从小吃着海鲜长大,养成了无比挑剔的海鲜胃,但最近却有这样一部记录片,用海鲜把我馋哭了!






镜头走遍中国四大海域、记录了24种海中珍馐,带我解锁了好多种“奇奇怪怪”的海鲜、带我认识了很多很会吃的人、还教我学会了很多海鲜的新鲜做法。
它就是由 腾讯视频 出品,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电视综合频道中心 承制的系列美食纪录片—— 《开动吧!海鲜》
//////////
它是播放破亿的高分纪录片
自3月腾讯首播至今, 《开动吧!海鲜》已突破一亿次播放 , 豆瓣评分7.9分、腾讯评分9.2 。
而且在腾讯纪录片排行榜上,它曾一度碾压式地斩获了 3个第一 ,超厉害!
从家常小菜到海鲜大宴,从饮食文化到生活信仰,这部纪录片不仅让吃货们馋得抓耳挠腮,也带我们认识了很多有趣的人和珍奇的海鲜,还了解到了许多地方的饮食文化。
它承包了千万吃货的海鲜胃
作为一部海鲜垂类美食纪录片, 《开动吧!海鲜》全系列共24集 ,每集聚焦一种至鲜海味, 一集仅8、9分钟 ,短小精悍,既能看得人口水涟涟,又能传递来自生活的满满幸福感,下饭神剧也就是这样了!
它在综合频道独家播出哦!
这部超下饭的海鲜神剧,很多吃货应该早就发现了吧?
《开动吧!海鲜》每周六、周日晚22:00在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独家播出 ,记得准时收看哦~
中国拥有1.8万公里的漫长海岸线,丰饶的水产便是大自然赠予人们的礼物。
《开动吧!海鲜》每一集的镜头,对准的是各方人民热爱的海鲜,没有半分网红商业气息、没有高级餐厅的特别摆盘,却总能馋得人口水涟涟。
> 比如第2集 「酱油水黄翅鱼」
福建厦门 周边海域盛产一种独特的鱼,它以金黄的鱼鳍得名 “黄翅鱼” ;也以晶莹剔透、鲜美无双的肉质,被当地人奉为神鱼。
它的做法多样,煎炒烹炸皆可,但厦门人独爱清蒸,再以 “酱油水” 调味。
据说这种“简陋”的做法源于出海的船家,清蒸保留黄翅鱼的鲜美,酱油水激发海鲜的鲜甜。
> 比如第12集 「生呛梭子蟹」
莱州湾沿岸 最大的海鲜渔港三山岛上,最负盛名的海货便是 “三疣梭子蟹” 。身子浑圆、肉质细嫩。
莱州人追求蟹的原味,便用 “生呛” 的做法。先以卤虾油腌制,再用醇香白酒密封生呛24小时,腌制完好的生呛梭子蟹软嫩顺滑,蟹肉晶莹绵密,仅一眼就能勾了吃货的魂魄~
比海鲜更让人大开眼界的,是这群以海为生的人们。
他们脸上写着豁达、自在,他们的故事远比一餐饭、一顿海鲜更显波澜,却在镜头中总有一份惊人的相似: 辛勤劳作后的随遇而安 。
——《开动吧!海鲜》追寻海味,也聚焦这群“寻味”的人们。
> 比如第1集 「白灼笔架」
笔架 ,又称佛手贝、观音掌、龟足等,是种 无法天然养殖的天然海货 ,想必许多吃货也没有吃过。
它们长在海岸旁的峭壁上,采集风险极高,据渔民们说,每年都有几个采笔架而遇难的人。
虽然危险,但品尝劳动所得是甜的,身边还有一群相互鼓励、对生活充满希望的朋友,想来也是很开心的。
> 比如第17集 「半酒章鱼」
闽东霞浦县 ,常年赶海的林叔夫妻住在小小的一艘船上,三十多年相濡以沫。
丈夫林叔每天去滩涂上赶海讨生活,为了抓住藏在泥沼中的小章鱼,林叔要在海水退去的三四个小时里跪在泥橇上艰难前进,找到章鱼还要用手在泥地里不停挖掘,却常常空手而归;
林姨心疼丈夫,费心家务之余常会做一份 「半酒章鱼」 ,为他袪寒暖胃,缓解一身疲惫。
虽然辛苦,但这种类似“男耕女织”的朴素生活,总让人觉得很美好。
吃海的人用他们的生活告诉我: 海鲜的味道有多美妙,我们就应该要有多珍惜。
//////////
谈美食就离不开文化,谈文化就离不开生活,谈生活就有许多值得记录的、可爱的人。
《开动吧!海鲜》给观众呈现的,就是 以美食串联起的这一系列美好事物 。
是异域山川中的不同美食文化,是平实生活里人们的不同追求,是笑对生活的豁达人生态度......
恰如《开动吧!海鲜》总导演肖陆宁的那句: “人生海海,吃饱就好” 。
· | 开动吧!海鲜 | ·
> 每周六、周日晚22:00 <
> 锁定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 <
记得准时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