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高中(探究论语十二章的价值观与思想体系)

双枪

探究论语十二章的价值观与思想体系

品学篇:
鲁迅曾说,“学而优则仕,乐而优则俗”。可见品德的重要性。孔子在品学篇中强调要具备“人之初”即“敏于事,好学思悔”,并且要“以慎初”让德性深植于内心。他还提到了“君子有三戒”:欲,言,行,意味着君子不能被小欲望所诱惑,要谨言慎行,追求心灵的高尚。

修身篇:
“修己以敬”是修身篇的核心思想。孔子认为人的修养就像是打磨玉石一样,需要不断提升,而敬则是精神修养的基础,它使人虚怀若谷,心怀敬畏。孔子还提到“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一观念,即无论何时都要虚心向他人学习,并牢记“不耻下问,不辞辛苦”。“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则是孔子对人生最高境界的阐释,意味着达到一定境界后,在保证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要帮助他人。

言语篇:
言语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言语篇的思想更显重要。孔子认为,“巧言不如直言,穷言不如寡言”,也就是说,说话要直接、简洁而有力,不要华丽,注重实用。孔子还提出了“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这样精辟的思想,告诉人们处事和沟通的正确方法:追求真正的知识并为他人带来价值。

——题记

姑且管孔子是一个思想家、教育家或者儒家学派的开创者,却不可忽视的是,他是一位关心人生的导师,也是人们心目中的孔、圣、先生。他的教导不仅仅只是一些学问或者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价值观念,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而在这套思想体系中,论语十二章无疑是一个精华,成为了中华文化的瑰宝。

论语十二章自然贯穿了教育的全过程,展现了孔子完整的人才培养思想体系和严谨完备的价值观。在今天的教育领域,整合十二章的思想,让我们对如何培养具有良好品德、自身修养和实用言语的人才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总的来说,从品学篇的“人之初”到言语篇的“而后言”的反复教诲,论语十二章给我们形象而完整的展示了孔子的思想体系。它以孔子的语言为主,延续了孔子的思想,不仅仅是一本可以用来评析历代斯文的着作,更是一本教会人们怎样真正做一个有品德、有修养、善用言语的人的人生启示录。我们应该从读书开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毕竟优秀的人不是天生的,而是不断充实自己、砥砺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