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了先进的军事科技,就能掌握战争的主动权,这是前人经过无数次教训所总结出的结论。而坦克作为战争中的一件“利器”,曾经是士兵们凝视的焦点,是许多国家在军备竞赛中争相发展的重要标志。那么,这种引领着战争形态的车辆起源于哪个国家呢?
英国 - 20世纪初坦克技术的开创者
虽然坦克作为一种完整的武器体系,是在一次战争中闪亮登场的,但是它的诞生其实源于19世纪的一些重要发明和实验。譬如英国的铁道工程师Richard Trevithick于1803年为了解决矿井远距离开采问题而发明了第一部装有蒸汽机的路面机车;而在1903年,一种汽油发动机的原型被丹麦人尤利乌斯·奥本海默成功研制出来。这些技术的成果的出现,为坦克的建造提供了基础设施,也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15年,一战已经进行了一年,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双方都已经开始转向使用创新的战术。这时候,英国陆军的Lyddite委员会提出了一项计划:建造一种可以在战场上穿越敌方战线的机械化设备。这个计划由Winston Churchill亲自监督,最终由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大佐Ernest Swinton和约翰·卡兹卡索恩设计的Mark I战车连接了这个计划。
法国 - 20世纪初期与英国齐步前进
Mark I的问世,标志着坦克的诞生,而英国男爵Ernest Dunlop Swinton也成为了坦克发明的奠基人之一。值得一提的是,Swinton的著名传记中,还有另一位名字——Maurice Hankey。他是英国国防务大臣,也是坦克正规化的倡议者。经过漫长的研究和发展,坦克终于在二战成为了主要的机动兵器。法国也在英国之后进行了坦克的研发和生产,研发出了轻型坦克,轻型战车和重型战车。1921年法国最终于维多利亚公司签署了一项协议,自己开始了坦克的自主生产。自此,除了英国之外,法国也成为了坦克发展的重要参加者之一。
德国 - 20世纪呕心沥血的创新之地
虽然法国和英国在坦克领域的发展越来越快,但是研究员们依然需要一些颠覆性的新想法。这个时候,德国作为战争中的“幕后黑手”,也没有停止思考和探究的步伐。德国在一战结束后,为了摆脱战后的限制,继续投入大量金钱进行各种兵器的研究和生产。他们的研究人员大都拥有两个特点:坚持把科研发展放在首位,以及敢于不同思考,敢于不断尝试。这也为德国的坦克技术提升创造了机会。在战争初期,德国突然的战术和快速的占领行动“闹出了名堂”。想必眼下应该明白了吧。德国战争中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就是科技创新以及对战争形态的深入思考。
抹煞历史可不行,对历史记忆的承认和尊重,本着已往不咎、未来诚信的原则,历史上坦克诞生的众多源头都是鲜明的,每一个国家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坦克的发明不只是常常看见的一种武器,更是带有哲学意义的符号:它以惊人的生命力、攻击力和执行力改进了战争的本质。我希望有多的人能对坦克诞生历史有更深刻的认识,亦能从中吸取精神上养分,抵违抗病毒的灵性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