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果的功效与作用(草果在古代常用于各类瘟疫、疟疾、瘴气等)

双枪

说起草果,可能有很多人不陌生,和桂皮、豆蔻、茴香等一样,草果也是一味可以 温脾胃 同时 祛湿 的中药。

李东垣称草果:“温脾胃,止呕吐,治脾寒湿,寒痰,消一切冷气膨胀。消宿食。”

草果

草果还有一个功效,很少有人提及,但 在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里的中医抗疫方中,就有草果这味中药 。今天黄药师说说小小的草果身上,那些大用途。

应用一:脾胃寒湿

脾胃寒湿,有两个主要表现, 一个是往上走,产生恶心、呕吐、呃逆,同时胃部和腹部感觉冷痛。

另一个是往下走,产生腹泻、大便稀、痢疾,大便中有未消化的食物,同时畏寒、四肢冰凉。

有人可能会问,脾胃寒湿和胃寒有什么区别?

寒湿除了寒之外,还有一部分湿的症状,最简单的, 看舌苔如果特别厚腻,而且是白的,就是脾胃有湿了

草果既能 温脾胃 ,又能 燥湿 ,常用于这类病症,用于呕吐、恶心,常配伍吴茱萸、干姜、半夏等温中止呕药。

用于腹泻,可与砂仁、葛根、扁豆等配伍使用。比如一个古方,叫 缩脾饮 ,用于中暑引起的上吐下泻,效果不错。

应用二:食积

草果除了能祛寒湿之外,还可以 化食积

李东垣说草果:“消宿食,解酒毒、果积。”

当脾胃寒湿内阻,食积不化,胸前或胃部胀满不适,呕吐恶心,可与厚朴、陈皮、山楂等化积消食药同用。

应用三:腹胀

草果也有行气的作用,胃肠气滞,容易出现 腹胀,胃胀或胃胀痛 。比如草果配《伤寒论》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加减,可以用于脾虚 腹胀、小腹胀、肠鸣 等。

草果

应用四:瘟疫

草果辛温燥烈,能温脾燥湿,辟秽化浊。

李东垣言草果:“辟瘴解瘟。”

因此, 草果在古代常用于各类瘟疫、疟疾、瘴气等。

说到疟疾,很多人可能只知道一味中药——青蒿, 但古代用于疟疾的中药,其实还有很多,比如草果也是一味“截疟要药”。 当疟疾以寒湿偏盛,或有寒湿、寒痰时,更常用草果。

用于瘟疫,有一名方,温病学名著《瘟疫论》里的 达原饮 ,草果配槟榔、厚朴、知母、芍药、黄芩、甘草,用于瘟疫或疟疾,邪伏膜原证(膜原指的是身体半表半里,内外交界之处)。具体表现为怕冷,发热, 尤其下午3点至5点(日晡)发热更重 ,头痛,身体酸痛,舌红,苔白厚。

之前黄药师讲到,用于抗击新冠的中成药“ 化湿败毒颗粒 ”,达原饮就是它的来源的原方之一。 化湿败毒颗粒主要用于新冠肺炎重型里的疫毒闭肺证 ,临床表现为发热面红,咳嗽,痰黄粘少,或痰中带血,喘憋气促,疲乏倦怠,口干苦粘,恶心不食,大便不畅,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

黄药师小贴士

草果辛温性燥,体质为阴虚血虚的人忌用,老弱体虚者应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