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而尊师重教是教育的基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从古至今,许多名人名言都深刻地阐述了尊师重教的重要性和作用。接下来,我们就来听一听这些名言警句。
学习必须尊重知识
“不学无术,唯劳之长”——《左传》。尊师重教要从学习做起。而学习的前提是对知识的尊重。在古代,夏、商、周时期,子弟们的教育都是由私塾和家庭教师负责的,他们时时刻刻都要“恭恭敬敬,如声如色,如入无人之境,而目不视物,耳不听声”。他们获得了进阶知识,也继承了人类文化的精髓。在今天,我们更应该尊重知识,抛弃浮躁的心态,才能让我们得到更多的收获。
师长只能传授,不能代为承担
“不送往春耕不来,不教子孝,不教子仁不来”——《史记与夷吾》。学生们对于带着崇高官衔的师长或是心血来潮任教的人常常会产生误解,错误地以为是老师的责任带领他们找到人生的出路、把快乐带给他们等等。但是老师只不过是人类文化的传承者,只有把自己学得的知识借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学、去思考、去质疑、去提问,那么教育才会真正意义上实现,就像引路人不会用肩膀扛着你绕过途中的坑和泔水,但是他愿意把自己通过勤学苦唱所学所悟传授给你。
嘿!你是否真正尊重了老师?
“网开一面,漏尽天涯水,心墨囊空,培根寸披尘”——唐·苏东坡。尊师之道,是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上的。教育是一种信任,需要慎重对待。在教育中,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非常重要。我们生活中很多人即使受过高等教育,却没有那种真正的尊重、欣赏的前提——良心,那么人们就只是把“虔诚乞求”当成纪律,把“感谢自由”当成表现方法,而不是真正尊重老师。而只有真正去体验,才会从内心产生感悟,才会增加自身修养。
这便是三千年文化遗产中的尊师重教所呈现的全部内容,我们将它们铭刻于心,悉心传承,以往所学为基础,发扬光大执着、勤奋的好传统,从而建设起伟大的祖国。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忆苦思甜,继续唤醒深沉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