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不思蜀主人公是谁(忘却江湖恩怨,独立乐不思蜀:谁是真正的主人公?)

双枪
忘却江湖恩怨,独立乐不思蜀:谁是真正的主人公?

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人物深受广大读者喜爱,他既不是刘备曹操,也不是关羽张飞,他就是乐不思蜀。虽然他不被赋予太多的篇幅和正面形象,但却是故事中的一匹“骏马”,对整个剧情的推动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究竟谁才是乐不思蜀这一故事的真正主人公?下面,本文将通过三个方面展开探讨。

一、乐不思蜀是众多重要人物的缩影

乐不思蜀这个名字来源于刘禅的一句吐槽,刘禅曾说:“我长吁短叹,谁知道我乃乐不思蜀也。”乐不思蜀这个名称就这样被大家所熟知,但实际上,乐不思蜀这个词最早应出自《楚辞》中屈原的《离骚》:“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乐不思蜀意为忘却烦恼,纯净心灵,正是屈原离开故乡思家乡时的心境。刘禅取其名称,也是体现出他的文人气息和一种超脱的态度。

而在《三国演义》中,乐不思蜀这个名称被赋予给了诸葛亮的府邸。身为追求天下大势、执掌军政大权的丞相诸葛亮,在他的府邸里却装点了这么一件被视为玩具的东西,这充分体现了他对于“忘却江湖恩怨”的态度。此外,《三国演义》中的乐不思蜀还被赋予了“紫色”一词,寓意深远——紫色在中国古代是王者之色,却在诸葛亮那里变成了一种超脱于世俗的境界。

二、乐不思蜀的象征意义

乐不思蜀这一名称或许最初只是出于诸葛亮的个人兴趣和口头禅,但它却在整个故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不仅代表了诸葛亮追求超然人格的态度,还蕴含着“人在都无望,早回蜀离长安”这样的政治智慧。

在《三国演义》中,不断变换的势力格局给很多人带来了不确定和苦恼。而乐不思蜀这件随意而灵动的器物,意味着从此不再忧虑江山社稷,不再与人相争。从这一角度来看,乐不思蜀也可以被视为“忘却势利眼、不逐名利”的代表。

三、谁是乐不思蜀的真正主人公

谁是乐不思蜀的主人公,或许不是一个单一的人物。乐不思蜀虽然属于诸葛亮,但他的象征意义却超越了个人,而是在整个故事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是贯穿于整个故事的主题。

此外,在《三国演义》中,不少人物也向乐不思蜀这一名称表达了敬意。刘备曾在诸葛亮病逝时说:“亮已亡,惟有乐不思蜀,反哺尔我。”这一句话不仅体现了刘备对诸葛亮的感恩,也表达了他对于乐不思蜀的仰慕和推崇。

总之,乐不思蜀可能并不是一个真正的主人公,但它的出现与贯穿整个故事的主题相关,代表了一个很多人都喜欢的追求——追求超然人格、不逐名利、忘却江湖恩怨。正是这些价值观推动着整个故事的发展,并融入到每个角色的生命中,产生了不同的阐释和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