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业会计准则会计科目(小型企业会计科目设置及管理)

双枪
小型企业会计科目设置及管理

小型企业会计科目设置规定

根据中国会计准则第十一号文件《小企业会计准则》编制的小企业会计报表规定,小企业按照下列科目设置资产、负债、所有权益、成本、费用和损益类科目: 1.资产类: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存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开发支出、长期待摊费用、其他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 2.负债类: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预收款项、长期债券、长期借款、递延所得税负债、其他负债。 3.所有权益类: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4.成本类:产品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 5.费用类: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税金及附加。 6.损益类: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税金及附加、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

会计科目的管理方法

小型企业的会计科目管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于新成立的企业,应当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默算相关科目余额或直接开立此类科目的对应余额项目。 2.对于单次发生、金额较小的、属于某一收入或支出项目的业务,可以在相应的收入与支出科目内开设明细科目予以登记。 3.移动货币资金的支出和支票寄存科目应当每天明细核算,要防止内部盗窃和外部盗窃,以及滞留、挂失等问题的发生。 4.使用电子账户的企业,可以通过在开户银行签订受托支付协议、办理银行授权委托书或发放委托卡等方式,将某些关键性会计科目的操作权授权给银行或专业结算机构,减轻企业的会计管理负担。 5.严格执行单一账户核算原则,维护一个统一的票据库,所有票据必须在财务科目上有相应的反映,而非随意套用挂号、邮递、餐费、小额搭车等各种用途,以防错帐、错记、回头补帐的发生。 6.科目名称、科目费用标准和控制预算等要细致、明确,并能较好地反映公司的实际经营状况。

业务发展与会计科目变化

小型企业的业务发展过程中,可能会伴随着会计科目的变化,具体情况包括以下几种: 1.企业业务范围拓展,需要新增业务类别,因而会计科目的设置也要相应更新。 2.企业造成投资、融资等资金流入或资金流出,需要新增或删除相关会计科目。 3.企业产生一些既不是费用、成本、商品存货、投资、融资或其他应当明细列示的事件或因素,要新科或摘销以满足会计需求。 4.企业拆并、合资、分立、依法退出时,会计科目的变化与调整要求在会计期初执行。 对于以上情况,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对会计科目进行调整,保证管理、决策的及时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