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妾》作者大包子(当宠爱成病:写给宠妾们的忠告)

双枪
当宠爱成病:写给宠妾们的忠告

富贵遥无期,蛾眉照往事。朱颜衰已矣,瘦骨如贼留。——《长恨歌》

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国,我国的“宠妾文化”盛行已久。但是,宠妾这种过度崇拜宠爱的现象,在大家喜闻乐见的同时,也引发了各种争议。作为一名关注社会风气的人士,我不得不说:宠妾宠到过度,就是放纵自我。

一、宠爱成为宠妾们的必修课

宠妾文化对于这个社会总体来说是一种愉悦的体验,无论是宠妾还是获得宠爱的人们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心灵满足。但是,作为一种过度崇拜的行为,必须要注意到边界和底线。如果我们把“宠爱”当成一份无条件的忠诚和支持,那么很容易就会让女性失去自我的能力。历史上曾经有无数国君在纵欲上纵容自己的宠妾们,最后导致了王国倾覆的下场。不要把自己在宠妾文化中从小建构的美好梦想当成实现梦想的唯一途径,要在喜悦和期待中更加珍惜自我的内心。

二、“宠”不能成为“爱”的代名词

我们可以给别人宠爱,但是不能把“宠”当成“爱”的代名词。世界上最美好的爱情,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是双方欣赏、尊重、分享、和谐的关系。但是宠妾们的狂热,很容易就让这份平等失去原则,变成一种只有宠爱的特殊关系。从而产生一系列的后果,比如利用自己的关系来攀高枝,追求刺激的情感纠葛,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崩溃。

三、不要放纵,要始终维护自我

宠妾文化当中最根本的问题,是在于用自我的爱和情感来协助对方受到放纵。女性在“宠妾”的过程中要始终维护自我的自尊和独立,不能虚耗自己的心智和情感,否则日久而长,会让自我和生命都变得如同一盘散沙。自我意识要高,心智要好,才可以获得更多的宠爱,更多的自由,更多的尊重。不要把自己的生命当成自己开心的资本,要明辨是非,走出阴霾,走向幸福的阳光大道。

在“宠妾”文化中,我们无法剥夺人们对于美好的追求和自由的选择。但是我们必须始终牢记:爱是建立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上。只有在这样一个尊重自己和对方的关系当中,才能够真正获得天长地久、幸福绵延的真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