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2022-12-13 19:03·秦红棉
我国传统文化沿袭至今,对于名字这种东西极其看重 ,不单单是人的名字,物品的名字也都追求一个雅字。
古时候,有些物品的名字跟现在有着很大的区别,甚至于如果不了解历史的话,你根本不知道这种东西说的是什么。

当然,也有一些通俗意义上的名字,写意或是写实都能表达出意思来。
比如我国很早就有了生鱼片这种吃法, 日本的刺身其实是从我国传过去的吃法,只不过后来被我国各种烹饪方式淘汰掉了。
我们管这种吃法叫做“鱼生”,意思很明显,当然我们还有很多的说法并没有继续使用,但是在日本还这样叫着。

比如,我们熟知的水果苹果,在古时候它的名字也不叫苹果, 相反还有着很美的名字,让日本沿袭至今。
苹果与苹果
我国最早出现苹果这种水果的地区, 是在新疆,这里的水果日照时间长,水果的甜度大,味道甘甜。
后来随着交通的不断发展,苹果这种水果也随之传到了各个地方,尤其是我国的北方地区,东北,山东这些地方。
也有很多不同的品种,像我们熟知的红富士苹果,可不是日本起源的, 是我国起源的一种苹果,只不过叫了这个名字而已。
我们现在关于苹果的叫法,其实是起源于古印度的佛经,在其中他们对于这种水果叫法的发音,极其类似于“频婆”,又或者是“频果”。

后来演变发展之后,便成了现在的叫法苹果。
但在古印度的佛经传入之前,我国就已经有了苹果,那个时候管这种水果叫什么呢?
古典叫法
西汉时期,距今两千多年前,我国便已经有了苹果,对于这种味道甘甜,口感脆爽的水果,有一个十分儒雅的名字。
这个字可能很多人都并不认识,“柰”就是当时关于苹果的叫法。

前一段时间风靡,网上很多的人都在抄录的《上林赋》之中,其实就有关于苹果的记载。
这是西汉时期司马相如的作品,其中记载了很多关于当时水产、 草木、走兽等内容,在介绍水果的那一章中,就有“亭柰厚朴”这个描述。
说的就是“柰”,而这个字意思是颜色深红,很符合苹果的外观,就被当作了苹果的名字。
因为有各种不同的苹果,外观也都不尽相同,在此基础上便有了各种各样的苹果名称,叫做白柰、紫柰等等。
说的其实都是苹果,只不过品种不同罢了。

但这种叫法到底是有些别扭,而且不容易被理解,尤其是不识字的人,估计都不知道这个字该怎么写。
除了这个相当高雅的名字之外,苹果还有另外一个比较通俗的叫法,这个名字也一直被日本沿用。
林檎之名
苹果的这个叫得更加广泛的名字,就是“林檎”。

因为苹果香甜,在其成熟之后,会有很多的飞禽走兽,争相前来摘着吃,所以才有了这个名字。
由此可以看出,关于各种物件的叫法,都是有着说法的,其中都藏着不为人知的含义,又能让人理解。
苹果除了被当作水果食用之外,还能入药。
虽说当时的苹果已经有地方开始种植,但是归结于交通落后的缘故,种植面积跟现在根本没有可比性。

所以每年能够结出来的果实,也并不多 ,所以古时候,大概只有达官显贵的人家能够吃的上新鲜的林檎。
日本在唐朝的时候,派遣遣唐使来我朝学习各种先进的文化。其中也包括各种作物的种植技术,而在这其中,便有林檎这种作物。
被带回日本之后,这种水果也跟着到了日本,能够在日本狭小的国土上有了一席之地, 所以日本一直都延续着这个叫法,管苹果叫做林檎。
其实每个朝代的叫法都会略微有一些小差异,通俗叫法跟高雅的叫法也有着差别,当时的贵族们为了显示身份,很多用的东西跟寻常人家的叫法都是不一样的。

直到明朝之后,苹果这个叫法才开始流传, 在此之前,大部分人的心中,这种水果就是叫做“林檎”。
一个物品的名字,可能是根据其外观颜色,或者是形状等因素起的,也有可能是因为外来的文化带来更加好记好听的名字, 流传开了之后,便一直被这么叫着。
我国的文字便是由象形文字演化而来,最开始的时候,文字都是表述物品的外观,这跟物品的名称也很相像。
一般给物品起名字的时候,会根据其外观来取,后来会逐渐发展成根据其用途,或者是特征等因素。

然后再随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再发生一些细微的改变。
直到现在,也有很多的东西叫法都是外来语音译过来的,当然也有我国的传统物品传到国外去之后,也延续了我国的叫法,这对于外国人而言也是外来语。
比如,国外也管豆腐,叫做“toufu”,就是音译的一种 ,随着对世界的探索,以及世界文化的不断交流,这种情况会越来越多。
结语
苹果在我们看来是平安的象征,这个说法也是因为苹果这个名字的谐音来的,但在明朝之前,根本就没有苹果这个叫法。
由此可见,文化是在随着时间的演变不断地发展的, 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墨守成规并不一定是好事。
能够包容的接受外来事物,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古代有很多传进来的东西,经过我们的不断发展与演变,成为了独具特色的传统物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