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大小事”
年轻人拼搏奔忙的日子里,我们时常会遇到一些“大小事”,不是特别重要,但不做会留下遗憾;有时又会遇到“小确幸”,不是真正需要,但却让人欣喜不已。南略高峰论坛邀请到管理顾问、科技公司高管、金融投资人等嘉宾,共同探讨年轻人如何把握“大小事”、追求“小确幸”的生活态度。“做事情是为了成为更好的人”
做事情很重要,但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是更重要的问题。管理顾问胡老师分享了自己做事之前的思考过程,他认为做事情可以增长见识、积累经验、改善能力,但最重要的是成为更好、更全面的人。胡老师提到了拜访一位“曾经做过不少风光事”、但在四五十岁后“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价值”的朋友,这位朋友告诫他:“年轻人不要只顾眼前,不要过多追求名声,要做有益于社会的事情,成就自己、造福他人。”“小确幸”是生活的调味料
虽然不能埋头策划“小确幸”,但认真生活总是有收获的。金融投资人王先生认为,最好的“小确幸”就是健康和家庭,更好的选择就是用这些基石,创造更多的可能性。他列举了一些自己的“小确幸”,比如和家人一起健身,到较偏僻的景区旅行等。对于爱好摄影的年轻人,王先生建议把拍摄当做一次发现、感悟生活的机会。“小确幸”也需要长远规划
生活中的“小确幸”并不等于虚度光阴。科技公司高管张女士认为,个人的“小确幸”能否扩散化,与个人长远规划有很大关系。列出清单、定期复盘,都是让小确幸变得可持续的方式。她分享了自己从工作十年后,选择回学校补充管理知识和人文素养的经历。张女士说:“有些时候更需要在心态和思维上打磨自己,‘小确幸’也可以是一个长期的目标,只有这样,生活才能更富有深度。” 生活中并不缺少“大小事”,也不会缺少“小确幸”。关键是如何以积极的态度看待人生旅途上遇到的所有事情,这才是最值得追求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