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是一个民族的文化遗产,也是生动的历史见证。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民歌。其中,撒拉族的民歌以其丰富多样、情感真挚而闻名于世。今天,就来一起掀起盖头,一探撒拉族的歌曲文化。
撒拉族简介
撒拉族,是分布在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据考古学家考证,撒拉族是我国西部古代民族群体之一,迄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撒拉族以游牧、畜牧为主,是一个勤劳、勇敢、豁达的民族。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撒拉族文化的影响面不大,但他们独特的民歌文化却备受世人关注。
撒拉族民歌特点
撒拉族民歌是一种口头表现形式的叙事民间音乐,早在敦煌壁画上就有所记录。它通常是由一位歌手带头唱出一个段落,旁边的人们跟唱后又由另一位结束来作为回声。在撒拉族传统民歌中,情感色彩浓郁,常常与生活、大自然相结合,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撒拉族民歌具有鲜明的角色定位,一般歌中会涉及到男女平等、社会习俗、民族传统、草原景观的描绘等等。在撒拉族的结婚、葬礼、狩猎、祭祀和节日等场合,民歌更是成为了最为普遍的娱乐活动。
撒拉族民歌代表作品
撒拉族民歌歌词大都是用锡伯文、蒙古文和汉文等多种文字写成的。撒拉族民歌具有非常高的收藏价值,有关部门曾经对它进行过大规模的整理、研究、挖掘,挑选出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其中包括:
1、《命运调》:这首歌曲是撒拉族民歌中最脍炙人口的一首作品,讲述的是生命中的征途和最后的命运。它旋律悠扬,流畅优美,富于变奏,表现出了撒拉族人的思维方式和感性情愫。
2、《离别歌》:这首歌曲是撒拉族民歌中最为感人的作品之一,唱出了留声在别离时自叹身为撒拉族子民的苦涩兼爱惜之情。歌曲中充分体现了撒拉族闺秀排泄疏离、缅怀同情的风貌,尤其是女性撒拉族人的家庭生活题材不可避免地成为了民歌经典之一。
3、《飞天》: 《飞天》是最典型的撒拉族童谣之一,也是一曲充满想象力、热烈神秘的艺术品。这首曲子富于优中量、旋律优美、自然朴素,表现了自然界的神奇之处,也让听众在音乐中感受到了自然之美。
撒拉族的民歌传承至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它展现了西北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内涵,也能启迪人们对生活的思考和理解。如果您对民谣、西北文化有兴趣,那么不妨来一次近距离的撒拉族民歌之旅,去感受那淳朴自然的情感与意境,去聆听那脆壮悠扬的歌声。